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最新动态
发布时间:2025-07-22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更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苏银产业园紧扣银川市“让标准操作成为安全生产习惯”活动部署及“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以“标准化操作”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路径,通过专题培训、技能比拼、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一系列精准举措,构建起“学标准、练技能、守规范、强监督”的安全生产闭环体系。
一、系统部署筑根基:以精准施策定活动方向
为确保各项活动落地见效,园区锚定“精准化、实效化”目标,以严密的组织部署为活动“定盘星”。 5月29日,园区建设主管部门联合宁夏建投集团在建筑施工工地举办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同步开展“四互”观摩(互学、互看、互查、互改)及高坠、火灾事故应急演练。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与BIM技术的现场示范,让企业直观感受到“智能化”对安全管理的提升作用,也为活动拉开了“科技赋能安全”的序幕。次日,园区又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及70余家企业召开安全月活动部署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传达区市安全生产工作要求。针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工贸等不同行业的风险特性,指导企业明确“标准操作”重点—聚焦危化企业“工艺参数控制”,强化工贸企业“设备运行检查”,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搞形式。
二多维宣讲“传理念”:让标准操作入脑入心
让“标准操作”从“要我遵守”变为“我要遵守”,关键在于理念的转变,而宣讲培训正是打通这一环节的“金钥匙”。园区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入企”宣讲,邀请安全生产领域专家深入博瑞科技、宁夏百川通等企业,结合案例解读标准操作流程。同时专门组织6家化工企业在宁夏百川通的危化品企业开展专场培训,专家用“违章操作导致泄漏”的真实案例,对比“标准流程处置”的正确做法,让员工直观理解“为什么要按标准操作”。针对新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逐条解读“工艺安全”“设备管理”等核心条款,帮助企业快速对接新标准。“宣讲不能只讲‘大道理’,还要接‘地气’。”在《如何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培训中,园区创新宣讲形式,将“严肃培训”与“趣味互动”结合,专家先讲解“电气线路隐患识别要点”,再通过“看图找隐患”有奖问答让员工抢答—“这个配电箱堆放杂物是隐患”“灭火器压力不足”……抢答声中,隐患识别技巧被轻松掌握。此外,应急管理部部长结合党课深入企业讲安全责任,让“标准操作”与“安全生产责任制”同频共振。园区通过“专家宣讲+部长授课+案例教学+互动体验”的组合模式,累计开展专题培训5场次,覆盖企业负责人、一线员工300余人次。越来越多的员工意识到:标准操作不是“负担”,而是“护身符”。
三、实战演练“强技能”:以“真操实练”提升应急能力
“报告指挥长,生产装置区发生危化品泄漏,有爆燃风险!”6月12日,宁夏德誉能源有限公司厂区内突然响起警报—这场“无通知、不定时”的应急演练,瞬间激活了园区应急响应机制。 120余名救援人员迅速集结:消防队员穿戴防护服冲向泄漏点,公安民警疏导周边人员,医护人员对“受伤员工”紧急救治……从泄漏控制到爆燃扑救,12个处置环节衔接紧密。园区应急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演练不提前通知,就是要检验真实应急能力。”演练后立即组织专家评估,针对“防护服穿戴不规范”“通讯指令滞后”等问题制定整改清单,形成“演练—评估—提升”的闭环。这样的“实战化演练”并非个例。安全生产月期间,园区共组织危化品泄漏爆燃、建筑施工高坠、有限空间救援等专项演练5次,覆盖多个高风险场景。在安全技能大比武中,25名企业专兼职消防员比拼“灭火器实操”“火灾逃生路线规划”“防护装备穿戴”等。除了“练技能”,园区更注重“建机制”。通过修订防汛抗旱预案、与企业签订应急互救协议、梳理专家库与大型机械资源,构建起“企业自救+园区互救+专业救援”的三级应急网络。
四、全员参与“筑防线”:从“少数人管”到“众人监督”
“安全生产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需要所有人都当‘安全员’。”园区通过“宣传引导+激励机制”,让安全生产从“企业管理”延伸到“全员参与”。6月16日,“安全咨询日”活动在园区广场举行。VR模拟体验区前,员工戴上设备“亲历”脚手架坍塌事故,直观感受“违章作业”的后果;工伤预防套圈游戏中,套中“正确佩戴安全帽”“不违规动火”等标语即可获奖,在玩乐中强化安全认知。当天,150家企业、200余名员工参与活动,发放2000余份宣传资料,200余人次现场咨询安全问题。“有奖举报”让监督更有力量。园区推进“三非三违”举报奖励制度,指导56家危化、工贸、建筑施工等企业建立内部举报机制——员工发现“同事违章操作”“设备带病运行”可匿名举报,查实后给予奖励。其中1家企业的举报案例因“响应快、处置实”被自治区应急厅列为选编典型案例,成为“举报奖励”的典范。微信群里,“安全警示短视频”“标准操作口诀”、安全知识网络答题,从线下到线上,从企业到个人,“人人讲安全”的氛围已在园区形成。
五、隐患排查“补短板”:以“精准治理”筑牢安全根基
“能及时发现隐患,才能避免事故。”园区将“隐患排查”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试金石”,通过“企业自查+专家帮扶”,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安全生产月期间,园区组织企业深刻汲取山东高密友道化学公司事故教训,聚焦“违章作业”“设备带病运行”等突出问题开展自查。对重点企业,园区邀请专家开展“上门诊断”。围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专家团队深入17家企业,从“工艺合规性”到“应急物资配备”逐项检查,共发现隐患75项。“专家不仅指出问题,还教我们怎么改。”一家工贸企业负责人说,针对“粉尘收集系统不达标”的问题,专家现场指导制定改造方案,避免企业走弯路。目前,75项隐患已整改70项,整改率达93%,剩余5项也明确了整改时限。中化协指导服务反馈的67项问题隐患,也在园区的跟踪督办下全部验收核销。隐患排查的过程,也是企业熟悉“标准”、践行“标准”的过程,更是“让标准操作成为习惯”的生动实践。
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园区安全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企业员工的“标准意识”显著提升,争创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积极性增高,累计创建安全标准化企业达标企业13家,提高了园区本质安全水平。下一步,苏银产业园将持续深化“让标准操作成为安全生产习惯”活动,督促企业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让企业生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从“被动遵守”到“主动践行”,苏银产业园正以“标准化”为抓手,让安全习惯融入发展血脉,为园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